重庆分母智慧科技有限公司
138-9696-4716 138-9696-4716
软件/系统定制开发 微信和小程序开发 电商平台开发 智慧大数据

房地产行业 分销行业 OA系统 智能物联网 物业管理系统

医疗行业 物流行业 CRM系统 MES系统 数据可视化

138-9696-4716 138-9696-4716
软件/系统定制开发 微信和小程序开发 电商平台开发 智慧大数据

房地产行业 分销行业 OA系统 智能物联网 物业管理系统

医疗行业 物流行业 CRM系统 MES系统 数据可视化

重庆分母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> 动态

热议|微信拟推出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!

2021-09-09

9月4日,《中国日报》发布消息,称微信拟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功能。该消息一出,立马冲上热搜,引发广泛关注。

有没有必要推出这个功能、应不应该收费、价格合不合理成为了网友争论的焦点。

image.png

目前,微信仅支持将聊天记录迁移到另一台设备中,或者备份到电脑中。

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如丢失手机、更换新机,如果之前没及时备份或是从旧手机进行转移,此前一切聊天记录都将就此消失。

若这一服务真的推行,意味着微信聊天记录可以实现云端备份和恢复。

业内专家指出,如果该新业务能够成功推出,将会吸引不少用户付费购买,但是上“云”后,如何确保用户的数据隐私安全和服务质量是关键。 

Oasis Feng,淘宝无线事业部高级技术专家,曾就职于华为核心网平台技术部。作为一个横跨通信与互联网两大行业的从业者,他提到:通信与互联网两大行业本来可以有珠联璧合的技术协同,为移动互联网提供近乎零耗电零流量的PUSH机制,但由于两个行业之间长期以来的价值观隔阂和互防心态,导致如今的手机PUSH技术不仅为用户增加了显著的电量消耗,还对移动运营商的基础设施造成了完全不必要的信令压力。微信与运营商的纷争正是这种冲突集中爆发的结果。

什么使用同样PUSH技术的Apple和Google等巨头,没有被运营商卯上,唯独单单拿微信下手?大家也许会认为这是运营商欺软怕硬,拿Apple和Google没办法。其实从实际数据上来看(下面将提到),微信确确实实产生了远超Apple和Google的信令需求。难道是因为腾讯技不如人,被逮着了尾巴?其实不然,我们曾经也在PUSH技术上投入了较多的分析研究,其中一项发现或许可以解释各种原委。

根据分析,一般当基带空闲超过一定时间后,运营商的IP网关会自动释放(关闭)连接。目前各家所使用PUSH通道的实现原理虽然同为“长连接慢心跳”,但这个“慢”字却有很大的文章。Google在Android系统中使用蜂窝(2G/3G)网络连接GCM(Google Cloud Messaging for Android,谷歌推出的云推送消息服务)的PUSH通道时,默认采用的心跳周期是28分钟,这才是所谓“慢”的含义 —— 尽可能降低心跳的频度,从而达到尽量省电的目的。

但这个放诸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借行得通的规则,到了中国大陆,就出现了问题。以中移动的2.5G网络为例,经过粗略测试,大约5分钟左右的基带空闲,连接就会被释放,这就是为什么微信Android版本选择以‘5分钟’为周期发送连接心跳。

“5分钟”的心跳周期到底是什么概念?可以理解为,每部安装了微信的Android设备每天发送近300条短信(其实占用的信令资源还远超这个数量);还意味着每天你的手机将被从待机省电状态唤醒近300次,每次相当于打一个几秒钟的电话。粗略测算,一般的Android手机每天有超过15-20%的电量被消耗在发送过度频繁的心跳上。

其实,这都还远不是最糟糕的事情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大陆行货渠道发售的Android手机都无法使用Google的PUSH通道,原本每个手机中只需要建立的唯一共享的PUSH通道,被人为分裂,以至于每一个声称为用户提供实时通知的国内App,基本都在重复上面微信所做的行为。当你的手机中同时安装了多个这类App时,无论手机的耗电,还是运营商的信令负担,都要数倍于上述情形。

其实,不光是微信,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都在努力解决PUSH机制目前所面对的各方面问题。包括Google、Apple这样在整个行业举足轻重的巨头,都仅仅在OSI通信协议的4层以上作各种努力,目前几乎所有的PUSH机制都基于“TCP长连接慢心跳”方式实现。虽然“慢心跳”如果得以正常工作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机基带模块的工作频度,但无论互联网行业在技术上再如何标榜“PUSH”相比“PULL”的流量优势,但在OSI的下三层来看,基带模块所承受的负担和“PULL”仍然没有本质差别。这就决定了耗电问题不可能从互联网技术层面彻底解决。

事实上,在移动通信网络中,信令是一种天然的最佳PUSH载体,它不需要任何IP层的收发包(也就不需要TCP连接)就能实现秒级的实时性,最重要的是它没有任何额外的电量负担,手机完全只需处于正常的待机状态。可惜移动运营商只会将其运用在一本万利的SMS(及WAP PUSH)服务,压根不可能无偿提供给互联网产业使用。结果,互联网行业选择了虽然不用付费,但却代价高昂的“TCP长连接”,只为让用户享受到免费的通知服务。

这种两大行业置用户体验于不顾的分庭抗礼,已经相持近10年,而当互联网终究开始以免费服务反噬移动运营商的SMS甚至语音业务时,运营商再也坐不住了…… 但与其饱受信令风暴的折磨,不如主动免费开放信令通道作为更高效的PUSH通道给互联网产业使用,再以‘免费增值’的思路构建有QoS保障的VIP PUSH服务。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信令资源,更能以用户体验的提升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和增值空间。能否走出这样一条转折的道路,就看运营商是否愿意转变思维了。

咨询热线:138-9696-4716

提交您的需求,立即免费估价

昵称错误

电话错误

需求错误

温馨提示
你的需求已提交,我们会尽快联系您,请保持电话畅通!